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分析
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,极大地促进了污水处理工程的发展。基坑工程在保证污水处理工程安全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对此,我国正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,不断研究和探讨新的施工技术,以大大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性。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,对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。
2工程概况
某地区污水处理采用粗细格栅、旋流沉砂+一体化槽(水解酸化、AAO、沉降、澄清)+纤维旋转平板过滤机+紫外线消毒工艺,污泥处理采用污泥调理+板框压滤工艺。污水管网总长度为19.4km,管径为D 500~d1200。该方案采用粗网格9.5m×3.75m×9.65m的深基坑、低尺寸13.75m×6.5m×11.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、高尺寸14.15m×13.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。采用框架结构。石方土的开挖深度为12.6m,格栅间的石方土开挖深度为11.1 m,属于深基坑开挖,石方土的开挖量约为10000 m~3。
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
3.1土方开挖施工技术
(1)第一开挖填土和粉质粘土,深度4.5m,坡度1:1,基坑开挖深度6~6 .81m,坡度为1:0.4。台阶开挖平台的宽度为4.5m,基坑边坡至排水沟的坡度为800 mm,排水沟的高度和高度为0.3m。(2)开挖方法,分层开挖至分级台阶位置,做好土钉墙护坡,设置台阶,然后向下开挖。挖掘机采用破碎锤作业,反铲、破碎锤交叉作业,自卸汽车及时开挖。基坑支护设置在二级边坡顶部,基坑北侧的河道砂线通过临时施工巷道连接。由于施工场地较窄,人行道设置为斜转弯坡道。人行道宽6米,转弯半径20米,人行道高度差约4.9米,为保证安全,人行道纵坡率控制在15%以下,坡道段长度约35米,施工道路路面铺设0.3米泥砾石。二级坡降平台形成后,分层开挖,边坡修复,分层支护,粗格栅开挖高度从基坑底部2米。粗格栅间土方先开挖,机械开挖预留30cm,人工清理至基底,边坡支护。土方堆放在进水泵房侧面。粗格栅之间的斜坡修复后,土方回填至进水泵房侧面。在粗格栅的两侧,填充时,以出口通道轴线为中心形成基坑内机械设备的反向通道。通道宽度为6米,通道纵坡控制在30%左右,通道坡度为1:1。进水口泵房开挖完毕后,所有机械设备从基坑中撤出,并在挖掘回填时用长臂反铲挖潜。(3)基坑开挖后,请进行勘察、设计、监理、施工、质量监督、地质等单位检查沟渠。检查槽与测量报告不符时,设计、测量单位应协商处理;检查槽与测量报告相符时,应及时封底,不得长时间裸露,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下道工序。GN。(4)基坑开挖后,应及时施工下一道工序,尽量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。(5)所有机械土石方开挖预留30cm,剩余量采用人工挖平,保证对基底无扰动。地基承载层中必须采用人工挖孔法。严禁爆破和机械开挖。底座石方由人工风镐和水磨钻破碎。采用风镐开挖时,先开挖中部,再开挖周边。它是由设计的基础部分的大小控制。水磨钻开挖时,先在中部钻孔,再在中部钻孔。水磨钻施工时,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,戴绝缘手套。
3.2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
降水工程施工前应建立观测井,无地下水时应采用井点降水,地下水丰富时应采用井点降水。具体施工步骤为:在基坑周围挖沟,高压水冲入孔内,安装井点管,填筑砂砾过滤材料。上填粘土封口是用来铺设主管的。井点管与主管连接,安装集水罐和排水箱,启动真空泵排气(并检查是否漏气)。然后启动离心泵进行试泵&在检测工作完成后,通过抽水测量观测井地下水位的变化。在轻型井点降水过程中,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(1)保证井筒施工质量,严禁将井点管强行排入井眼,井筒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;2井点系统所有管在安装前均应清除锈泥。泵组应设置在集水管中间,真空泵真空度应大于0.1MPa~(3),运输、装卸、堆垛时应防止滤池净损坏;(4)井管50 mm管。滤管长度为1m,孔隙率为20%,外层为1层,6080目尼龙网,5井点的孔深应大于滤管底部0.5m,冲孔直径不得小于0.2 m。现场井注入的滤料量不小于设计95,滤料填充地面1m,然后用粘土密封,过滤材料直径1~2mm的中粗砂,经筛选、除杂后,形状近似圆形。要严格控制滤料尺寸,确保井水清澈,防止井筒堵塞,防止坑外空穴,在施工现场准备柴油发电机,采用双向供电,保证降水不中断运行。
3.3基坑支护施工技术
3.3.1削坡施工应自上而下分阶段进行,每段削坡开挖深度约1.5m,机械开挖预留20cm厚人工修补。3.3.2土钉采用干法成孔,定位成0.8米深的孔。成孔后,用压缩空气吹净孔内的残余物和扰动物。水平和垂直孔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00 mm,偏差不应大于5%。一次成型。3.3.3锚杆材料制作、安装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。生产应在专用工作平台上进行。制作好的锚杆堆放整齐,不得粘土。(1)钻孔成型后,螺栓入孔前,应检查孔内是否有落块,以保证螺栓入孔深度。(2)将制作好的螺栓慢慢送入孔中。放置螺栓应防止螺栓体扭曲。螺栓本体就位后,不得随意敲击、拔出、悬挂重物。3.3.4灌浆材料为水灰比0.5~0.55的水泥浆。灌浆必须密实、饱满。灌浆管应插入距孔底300 mm处开始灌浆。灌浆压力为0.5~0.8Mpa,先从孔底高速低压灌浆,再从孔底低速高压灌浆。灌浆浆应搅拌均匀,并配合使用。初凝前应将泥浆用完,防止泥浆和杂物混入泥浆中。3.3.5铺设钢筋网、钢筋网应平整、绑扎牢固。加强钢筋与锚杆的连接。在每个螺栓的钢板网上,设置准16钢筋,并与螺栓的钢筋焊接,以分散螺栓的应力。3.3.6出口间距采用d50pvc管布置。土体长度L=500mm,倾斜坡度5%,间距2000mm梅花形。具有过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外裹。PVC管上的过滤管长度为300 mm。过滤孔为30 mm×30 mm梅花形,孔径为5 mm。3.3.7喷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,挂网喷混凝土厚度为100mm。喷浆混凝土标号P.O42.5R,水泥:砂:石为1:2:2.5或根据配合比试验,喷浆混凝土中粗集料的最大直径不应超过15 mm,喷浆混凝土可加入适当的速凝剂,喷浆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并配合使用。为减小回弹率,喷头应垂直于喷面,喷头与工作面距离为0.6-1米,喷洒顺序自上而下,喷洒时应控制用水量,使喷头不出现干斑或漂移现象。G表面。喷水器应在最终凝结2小时后进行维护,维护时间应为3-7天。
3.4土方回填施工技术
在回填施工中,严格控制土的铺展厚度,防止过填土。在机械回填过程中,应控制车辆的数量,然后机械推送。严禁使用手动回填料直接将汽车倒入槽内。主体结构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,在回填前不受填筑物的破坏。同时,在雨天没有施工回填。在回填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,现场测试人员负责对回填土进行取样和干密度试验,同时填写试验记录。一旦获得测试结果,雇主和工程师应被口头或书面通知被测试土层的继续回填。不合格的土壤必须重新压实和测试,直到达到标准。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,合格率不应小于90。取样要求如下:(1)取样必须由业主和主管进行观察,(2)现场充填砂法测量回填土的干土密度;(3)每一层应按每层300 mm的厚度取样,当厚度小于300 mm时,应分别取一层;4压实后的每一层的下半部取样(每层下2/3)。
4结语
综上所述,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案例,对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支护施工过程进行了探讨。同时,为确保基坑支护施工项目的质量,应在实际开工前进行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公开工作。施工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应熟悉图纸,掌握现场桩和平整点的位置和大小。在施工过程中,要求专职测量员进行质量控制,并及时铺设白灰线。基坑开挖的底部放置在水箱底部,以及时控制开挖高度。对于挖掘后的基坑到坑底水平的设计,必须注意成品的保护。如果不能立即建造后续工艺,可预留300mm土层进行临时开挖。严格按照深基坑施工专项规划进行施工,通过专家论证,可以有效,有效地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。
文章由重庆水处理设备网站更新 http://www.mmscl.com